清华大学安全科学学院秉承“国家需求导向,顶天立地树人”理念,瞄准世界安全科技前沿,研究安全科学理论与方法、应急技术与系统装备,建设安全综合开放式研究平台,构建安全科学理论体系、技术创新体系和学科体系。
学院是“安全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首届学科评议组召集人单位,“国家安全学”一级学科首届学科评议组召集人单位,全国安全工程领域工程硕士教育协作组组长和秘书处单位,国家一级学会“公共安全科学技术学会”创会理事长和秘书处单位,“亚太公共安全科学技术学会”主席单位。
学院牵头承担了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科技支撑计划、973、86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研究计划等一批重大、重点项目,在基金委重大研究计划、科技部“十二五”“十三五”“十四五”公共安全领域科技规划和重点专项、国务院学位办安全学科设立等国家规划、计划的制定中发挥了重要智库作用。成果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二等奖,教育部、公安部、北京市、安徽省等省部级多项科技奖励。
香港理工大学(理大)秉承校训“开物成务励学利民”的精神,矢志成为一所创新型世界级大学,在人才培育、科学研究和知识转移方面追求卓越,为香港、国家及世界作出贡献。理大致力培育拥有家国情怀、具备全球视野和勇于承担社会责任的专业人才及社会领袖;同时致力于世界领先的研究及创新,以贡献社会。理大追求卓越,努力不懈,深得国际认可,于2025年QS世界大学排名中位列全球第57位;另有五个学科跻身2024年QS世界大学学科排名全球首20位。理大将继续提升大学社群的凝聚力,让所有成员以大学为荣,齐心协力,再创辉煌。
香港理工大学建筑环境与能源工程系(BEEE)是一个致力于推进可持续建筑环境和能源工程研究和创新的领先学术单位。建筑环境与能量工程系拥有多个尖端研究中心和研究所,专注于气候变化、新兴技术和灾害风险管理等关键领域,与国际会议的主题“改善气候变化和新兴技术下大城市自然技术风险的理解、建模和管理”相一致
BEEE在灾害风险管理领域取得了重大进展,其灾害与风险管理中心(CDRM)专注于开发建模和减轻自然技术风险的工具。CDRM的研究包括对特大城市连锁风险的建模,在这些城市,台风和强降雨等自然灾害会引发技术故障,如交通基础设施的洪水或化学品泄漏。这些研究为城市系统的相互联系提供了关键的见解,并有助于制定有效的管理策略。
国际减灾与应急管理协会(IADREM)旨在促进学术研究人员、工程专业人员、政策制定者和灾害管理专家之间的跨学科合作。通过创建一个促进知识和专业知识交流的平台,IADREM寻求推进研究并开发创新解决方案,以应对减灾和应急管理中最紧迫的挑战。这一合作努力对于根据国际减少灾害风险政策提高社区和基础设施的复原力至关重要。
四川大学以“地球人都要有灾害意识,地球人都要有灾害教育”为理念,联合香港理工大学,充分发挥两校多学科优势和人才优势,在香港赛马会慷慨捐资2亿人民币的支持下,共同创建了灾后重建与管理学院。这是一所集防灾减灾与灾后重建领域的科学研究、人才培养和社会服务为一体的跨学科、国际化、高水平新型学院。
学院设施与科研平台方面,已建成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灾害救助、灾害康复、综合减灾研究相关实验室。学院参与了四川大学全球非军方世界卫生组织应急医疗队,建立了教育部青少年防灾减灾教育培训基地、教育部深地科学与工程重点实验室、山区灾害风险预警与应急防控应急管理部重点实验室、四川省应急管理厅—四川大学综合减灾研究中心;获批了四川大学成都市防灾减灾教育科普基地、四川大学安全技能训练中心、四川大学灾难医学中心、四川大学西部抗震救灾中心等各级平台。